明朝后期,是谁统一了女真各部的呢?

2024-05-19 01:47

1. 明朝后期,是谁统一了女真各部的呢?

明朝后期,东北的女真部落逐渐走向了统一,而做到这一切的是建州部的努尔哈赤,他也是后金的第一位大汗。



明朝嘉靖年间,努尔哈赤出生于建州左卫一个小部酋长的家里。不过由于努尔哈赤的母亲去世得早,所以他们兄弟几个的日子并不好过,继母对他们又不好。
在当时的东北地区,明朝最主要的军事力量是辽东总兵李成梁的部队,而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和爷爷觉昌安随后又恰恰就是被他所杀。
他的爷爷觉昌安当时是建州左卫指挥使,由于实力弱小,所以早期依附建州“强酋”右卫指挥使同时也是他的亲家的王杲。
后来李成梁带兵剿灭了王杲,不过王杲的儿子阿台等人却成为了漏网之鱼,阿台为报父仇,他们招兵买马,很快又壮大起来,并经常骚扰明边。



于是李成梁便率兵攻打阿台,还找了了图伦城的城主尼堪外兰,叫他当向导带路。其实当时的觉昌安父子看到明军的强大,为了保全性命,而暗中投靠了明朝边官。他们眼看李成梁要攻打阿台,于是觉昌安前去劝降叛明的内弟阿台,他的儿子塔克世前去寻找父亲,结果双双被困在城里。而李成梁破城后,竟然展开了大屠杀,结果觉昌安父子被杀了。
当时努尔哈赤25岁,他本来想起兵反抗的,但怎奈力量薄弱。不过他盯上了带队做向导的尼堪外兰。万历十一年(1583年)五月,努尔哈赤用祖、父所遗的十三副甲胄起兵,他决心与尼堪外兰决一雌雄。
由于力量不足,于是他和萨尔浒城主诺米纳联合起来,进攻尼堪外兰所在的图伦城,可诺米纳背约不赴,虽说他没有一举消灭尼堪外兰,但还是取得了人生中首战的胜利。尼堪外兰仓促间带着少数人逃跑了。面对努尔哈赤的多次打击,尼堪外兰被明军保护了起来,可他们一看努尔哈赤强大了起来,便不对他进行保护了,他也最终败于努尔哈赤。



而努尔哈赤对于萨尔浒城主诺米纳这个背信弃义的人也没有放过,用计除掉了他。此后,努尔哈赤强大起来,来投靠的部落也越来越多,他又打败了建州女真内部其他有实力的部落哲陈部和完颜部等部落,用了近五年的时间统一了建州女真。

明朝后期,是谁统一了女真各部的呢?

2. 你觉得明末辽东女真崛起到统一全国属于历史偶然吗?

辽东女真统一全国并不是偶然,而是其三代领导人不断努力的结果。当明王朝越来越腐败的时候,早在十一世纪时,女真族的完颜部就建立过政权。元朝时一部分女真人迁入中原,一部分留在东北。明朝初年,东北女真族慢慢的发展起来,作为女真主体的建州女真接受了明政府的有效管辖,定期交纳税收。建州女真不断发展势力,慢慢的强大了起来。努尔哈赤就出身于建州女真的一个贵族家庭里面,努尔哈赤二十五岁时,祖父和父亲死于明军的手中,此时的努尔哈赤还很弱小,他还不敢对明朝报复。他把父亲留下的十三副盔甲分给自己的亲信,以此起家不断兼并其它女真部落,统一了女真。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后把女真人编为八旗,为了迷惑明朝,他继续向明交纳税赋,被明朝封为龙虎将军。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见时机成熟,就在八旗贵族支持下即汗位,建国金,历史上称后金。公元1618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誓师攻打明朝,在萨尔浒与明军主力会战大败明军,萨尔浒之战是一个转折点,萨尔浒之战后,明军元气大伤,明朝转为守势。公元1625年,努尔哈赤迁都沈阳,从那以后,后金对明朝的统治构成了很大的威胁。明朝政府不得不在东北重兵防守,大量的军费也成了巨大的负担。

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即位为汗,他大刀阔斧的进行了改革,他加强中央集权,征服了漠南蒙古,重用汉人为官。他把漠南蒙古编为八旗,又建立了以汉人为主体的汉八旗,此时的后金已经比明朝强大了。皇太极在位时不断对明朝用兵,并取得了不少的胜利,但明军袁崇焕依据长城挡住了清军的南下。皇太极用反间计杀了袁崇焕后,东北地区的明军已经在勉强支撑了。

明朝的前几任皇帝昏庸的统治终于有了恶果,加上天灾人祸,明末农民起义暴发,李自成领导的起义军攻破了北京城,崇祯皇帝自杀身亡。李自成进入北京后大肆抢夺杀害百姓,并抢走了吴三桂的老婆,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放清兵入关,清军进入中原后击败了李自成,李自成在九宫山被地主阶级组成的势力杀害。清朝在汉奸们的帮助下统一了长江以北,建都北京。此时的南方,明朝宗室建立的南明还是有实力的,在农民起义军出身的李定国率领下,多次击败清军。但南明很快就为了权利内斗起来,这给了清朝可趁之机,清军借这个机会灭掉了南明政府,统一了全国。
清朝的统一是前期几代人努力的结果,明朝的腐败给了清政府一个天大的机会。此时的明朝因为前几个皇帝的昏庸统治已经奄奄一息,崇祯虽然勤政但无力回天。萨尔浒的惨败让明军元气大伤,加上国内的矛盾,清朝的统一已经成了必然结果。

3. 女真和辽国是一个民族吗

女真和辽国不是一个民族。
1、女真:
女真族,别称朱里真、女贞、女直,今称满族,源自3000多年前的肃慎,汉至晋时期称挹娄,南北朝时期称勿吉,隋至唐时期称黑水靺鞨,辽朝时期称“女真”,“女直”基本形成民族形态的时期大约是在唐朝时。“女真”一名最早见于唐初。

2、辽国:
辽朝,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朝代,共传九帝,享国二百一十八年。907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成为契丹可汗,916年始建年号,建国号“契丹”,定都上京临潢府。947年,辽太宗耶律德光率军南下中原,攻占汴京,于汴京登基称帝,改国号“大辽”。

辽国的文化:
辽朝吸收许多汉文化与渤海国文化。灭渤海后,渤海遗民大量聚居于辽上京、辽东京一带的州县,较先进的渤海文化对辽文化有较为广泛的影响。
据汉地幽云十六州到后来和宋朝的频繁交往,无论是战争还是和平时期的榷场贸易,汉文化对于辽朝的影响都是巨大的。由于大量汉文书籍的翻译,将中原人民的科学技术、文学、史学成就等介绍到了草原地区,带动和促进了游牧民族草原文化的发展。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辽国、百度百科—女真

女真和辽国是一个民族吗

4. 简明:辽朝对女真人的管控

(拙作之一) 1004年(北)宋、辽澶渊之盟后,中国各鼎立政权及其子民都进入了休养生息的时期,辽朝得以有较为充足的精力去研究和探讨对女真等部族的治理办法。 当时担政的萧太后与辽圣宗母子根据女真人散居且文化水平差异巨大的实际,结合女真人所处不同的地理位置和社会生产力水平,将其分为「 ”系籍女真”和「 ”生女真”,简单说,就是所谓的「 ” *** 真”与「 ”生女真”。 到辽圣宗时代,契丹人已全面完成了汉化进程,主要标志体现在官职与中原王朝基本一致,皇家礼仪、仪轨与赵宋相同,教育体系、典籍教材基本全盘从北宋「 ”拷贝”,服装服饰与中原没有区别。对于女真这类少数民族的管理方式甚至治理理念,辽朝也全部继承了 *** 政权长期形成的对少数民族的管控模式。 就拿「 ”系籍女真”和「 ”生女真”的分类来说,即完全承继 *** 传统的「 ”熟番”和「 ”生番”的概念。具体说来,「 ”系籍女真”也称「 ”系辽女真”或「 ”系案女真”,也就是所谓「 ” *** 真”,指的是纳入辽朝人口正规统计、相对正常进行课税课捐的女真族群,这部分人口原先居住在渤海国境内(大约在今天朝鲜咸镜北道、咸镜南道一带和图们江、鸭绿江两岸),渤海国被辽朝灭亡后,他们直接与契丹人和高丽人为邻,生活水平和生产力发展均长期受较其先进的其他民族影响,远远超过生活在东北北部的其他女真人。 辽圣宗初年,辽廷先后派出宣徽使兼侍中耶律阿没里(字蒲邻。遥辇嘲古可汗之四世孙,圣宗时期著名军事将领和重臣,曾与耶律斜轸一起深得萧太后的信任)、林牙萧恒德(字逊宁,?-996年,娶辽景宗女越国公主为妻,辽大将。曾配合耶律阿没里屡立战功)、枢密使耶律斜轸(字韩隐,?-999年,辽世宗、穆宗族兄,景宗族叔,深得景宗器重,并对维护圣宗的统治权威立下汗马功劳。在对北宋战争中,先后在高粱河之战、燕云之战等战斗中屡立战功,曾打败潘美、杨业所带领的北宋北征军西路军,奠定了辽朝与北宋对峙的基础)等将领对这部分女真进行征讨,俘获口10余万,马20余万匹,并迫使临近的女真术不直、赛里等八个部族归附辽廷。对于这部分文化水平较高、经济较为发达、与契丹交流较多的女真人,辽圣宗下旨将他们正式编入户籍,采取「 ”分而治之”的策略,迁其到靠近契丹本部的东京辽阳,这部分正常纳税、服兵役的女真人被称作「 ”系籍女真”,或「 ”生女真”。辽廷允 *** 真实施自治,设立大王府管理,各部首领听从辽廷任命的大王节制。 *** 真里还有一部分被叫做「 ”回霸”的,他们当时居住在辉发河流域(发源于中国吉林省辉南县,流经磐石市,于桦甸市流入第一松花江),在《辽史》里写作「 ”回霸”,在明、清史籍里写作「 ”回跋”,在其它史籍中出现时又写作「 ”回怕”、「 ”灰扒”。 「 ”辉发”是一个契丹词语,本来的意思是「 ”往来无禁”。回霸部其实也是肃慎系统的一支部族,后来是靺鞨人中的一部分。粟末靺鞨建立的渤海国被辽朝灭掉后,定居的渤海人被强制前往契丹本部和燕云一带,同时,为防备万一,辽朝严令在东北地区剩余的原渤海人不得私藏武器,而回霸部却因一直与渤海人或粟末靺鞨人血缘、联系较远,反而受到辽廷的优待。回霸部也被作为 *** 真的一种,同样被辽廷纳入户籍和赋税管理,由咸州兵马司(即辽朝东京道辽阳府咸州路,兵马司是为一级行政区内处理军政事务的 *** 机构。咸州,即今中国辽宁省开原市古城)处理其相关事务。由于地处更北,回霸部又被称为「 ”北女真”。 在辽圣宗时期以后,随着与汉、契丹等先进民族交往交流的进一步深化, *** 真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活诸方面又有了长足进步。辽朝逐步设立了北女真大王府、北女真兵马司等军政机构不断完善对北女真的管理, 此外,辽朝还设有鸭绿江女真大王府、长白山女真大王府、蒲卢毛朵部女真大王府等机构,分别管理同属北女真系统的鸭绿江部、长白山部、蒲卢毛朵部等部众。 (辽朝疆域/来自网络) 相对于上述那些由辽廷进行类似郡县制管理的 *** 真而言,生女真则具有鲜明的特点:一,生产关系和生产力都非常落后,物质匮乏,多数民众还处在刀耕火种的半原始社会形态;二,文化教育水平低下,尚存大量结绳记事、刻木为铭的情形;三,部落之间互不统属,为了自然资源或人口争夺的需要,经常相互攻击;四,以散居、流动方式为主,多生活在大山老林等自然条件极其艰苦的地方。按照古人的说法即:「 ”地方千余里,户口十余万,散居山谷间,依旧界外野处,自推雄豪为酋长,小者千户,大者数千户,则谓之生女真”(见徐梦莘之宋代史学名著《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全书二百五十卷,采编年体例。所谓「 ”三朝”,指北宋徽宗赵佶、北宋钦宗赵桓、南宋高宗赵构三朝)。 在辽朝中期特别是有位君主圣宗及其母萧太后长期统治中,生女真摄于大辽之声威,俱臣服朝廷,只是由于过度分散和经济文化落后等原因,实际上处在部落之间不相统属、高度自治的形态,既不被编入辽籍,也不正常缴纳赋税,只是有事时派青壮男丁加入辽军参战而已。当时,生女真内部也未形成高度统一的管理体制,各部落「 ”胜者为王”,由部落首领定期向辽廷贡献马匹、人参、蜜蜡、海东青等土特产以表归属。生女真部族、部落众多,有「 ”108部”、「 ”72部”等多种说法,其实都说明其分散的事实。 如果说 *** 真多源于原靺鞨民族共同体中的粟末靺鞨的话,那么生女真则是黑水靺鞨的传承。生女真生活的地方,地域非常辽阔,大体涵盖今天中国东北的黑龙江、吉林两省全境,内蒙古东部地区的北半部,朝鲜半岛的北半部,以及俄罗斯境内库页岛、乌苏里江以西、黑龙江以北广大地区,即冬至日本海,南到辽河,北到北极附近,西至蒙古高原的广袤地带。 随着辽朝总体经济社会发展,物质财富的积累日益丰富,辽朝统治者和契丹宗室贵族更加贪图享乐,已经全然没有了太祖耶律阿保机当年初创基业时的勃勃雄风,就连传统意义上的「 ”四时捺钵”体制(语出元人脱脱等人纂修的《辽史·营卫志》:「 ”辽国尽有大漠,浸包长城之境,因宜为治。秋冬违寒,春夏避暑,随水草就畋渔,岁以为常。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钵’。” 捺钵是契丹语,意为辽帝的行营——辽帝保持着先人在游牧生活中养成的习惯,居处无常、四时转徙。因此,皇帝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钵,即所谓的「 ”春水秋山,冬夏捺钵”,又称四时捺钵。 契丹皇家的四时捺钵,根据辽帝的个人喜好而有所变化和不同,以致后来「 ”捺钵”一词由行宫、行营、行帐的本义被引申指皇帝的四季渔猎活动。)也更多流于形式,更多变成对各地各民族的一种「 ”定期”的横征暴敛。其实,捺钵应是对养尊处优的皇室宗亲一种身心历练和状态维持,也应是对疆土和人民的一种巡视和宣威,更是对「 ”蠢蠢欲动”者的一种无言震慑。 因此,「 ”变味”的捺钵在辽中期后,已然不知不觉地堕落为为破坏朝廷权威、自毁形象、加重民众负担、激化阶级和民族矛盾之「 ”利器”,这恐非当初应有之意了。 在半山黑水间,在契丹人和辽朝若有若无的关注中,在经历着一次次血与火的洗礼后,女真人如同一个孩童,悄然成长着,变化着,他们期待走出森林,走出离散和蒙昧,犹如那蚕宝宝,试图冲破重重的壳儿,早日见到美丽的世界。 (拙作之一) 
   

5. 辽东女真各部离的远吗

建州女真,以原渤海国建州为部名,分布在长白山、牡丹江、绥芬河之间,以今吉林珲春县、黑龙江宁安县为聚居地。
海西女真,沿用元代地名,因居地在东海之西而得名,分布在松花江下游的吉林扶余县至黑龙江阿城县一带。
野人女真,同样是沿袭元代旧名,是女真中比较落后的一部分,故冠以“野人”之称,分布在黑龙江中下游两岸及乌苏里江以东。
均位于吉林、黑龙江一带,相对来说并不远。【摘要】
辽东女真各部离的远吗【提问】
建州女真,以原渤海国建州为部名,分布在长白山、牡丹江、绥芬河之间,以今吉林珲春县、黑龙江宁安县为聚居地。
海西女真,沿用元代地名,因居地在东海之西而得名,分布在松花江下游的吉林扶余县至黑龙江阿城县一带。
野人女真,同样是沿袭元代旧名,是女真中比较落后的一部分,故冠以“野人”之称,分布在黑龙江中下游两岸及乌苏里江以东。
均位于吉林、黑龙江一带,相对来说并不远。【回答】

辽东女真各部离的远吗

6. 明朝后期东北的女真人是宋金对峙时期的女真人的后代吗

其实不是,宋朝的时候的女真是久居东北的民族,而且金朝时期大量内迁汉地,比如河北北京山东内蒙这一块儿,到金朝末期以前汉化严重,跟汉人没什么区别了。留在东北的女真还是过着原始的生活,后来融入到别的民族和后来的满洲。
明朝的女真其实是满洲祖先猛哥帖木儿带领着从西伯利亚到东北的通古斯人种,明人因为地理关系,把他们也叫做女真。
所以你看两个女真说的话不同,文字不同,都是从原始社会经过汉化快速的进入文明阶段。当然了,时人其实也分不出他们的区别,据说满洲八旗入关的时候,内地的一家祖姓完颜的大户就主动投靠满洲,还被编入了上三旗

7. 明朝政府是怎么看待女真地区的

建州女真是灭亡北宋的金人后裔。他们居住在中国东北一带。建州女真是女真族中最靠近明朝边境的一部,也是文明程度最高的一部,已经进入了农耕社会。虽然北边还有海西女真、野人女真等女真部落,不过与建州女真相比,却弱了不少。
明朝在朱棣的时候就征服了东北一带,设立建州卫管辖,并且任用女真人来管理。后来又采用“分而治之”的办法,分出来了建州右卫和建州左卫,与原来的建州卫并称“建州三卫”。土木堡事变后明朝国力衰落,建州卫首领李满柱联合建州三卫,反叛明朝,开始不断的骚扰入侵辽东地区。
当然,女真人入侵明朝边境,很大程度上也跟明朝僵化的朝贡贸易制度有关,少数民族部落每年来朝贡的次数,每次来人的数量、货物数量都有限制。既然明朝堵住了通过他们贸易赚钱的路子,人家就只能动手抢。但是,女真人不讲信用,之前明朝也给过不少优惠政策,但真的到了有机会抢钱粮的时候,他们又会忍不住干一票,抢完之后又跟明朝道歉,简直是反复无常的无赖了。
对于如何解决这群女真人,当时朝廷内部主要分为两派,主战派认为女真人不服管教,应该好好教训教训;主抚派认为女真叛乱都激出来的,应该给予更多优惠,这样他们就不闹了。两派观点都各有道理。后来汪直到辽东调查一番后,很快就成为了坚定的主战派,弹劾主抚派马文升。马文升倒也没什么过错,一个主战一个主抚而已。但朱见深见了汪直的奏章,立即把马文升下狱论罪。可见朱见深本人也是骨子里的铁杆鹰派。
成化三年,朱见深下令进剿建州女真,下达的命令是:“捣其巢穴,绝其种类”。“绝其种类”四个字基本就算是种族屠杀令了。任命大将赵辅率军五万,兵分三路进剿建州女真。同时,朱见深又命令当时的藩属国朝鲜派出军队,全力配合明军进剿。
经过一个月的围剿,明军斩首六百三十余人,俘虏二百四十余人,李满柱(后来建州女真改称“满洲”,就是从他的名字而来,即“李满住的建州女真部”之意)和他的儿子被朝鲜军队斩杀。另外一个首领董山(建州右卫首领,努尔哈赤的五世祖,也即曾祖父的爷爷)也被明军设计抓获,在押送途中董山试图逃脱被杀。
在这场史称成化之役的战争中,建州女真人蒙受了灭顶之灾,左卫的建州老营被付之一炬,部众尸横遍野。右卫也遭受到重大损失。铁腕无情的朱见深就这样除掉了满清最重要的两个祖先。后来满清统一中国后,开始编修明史,因此明宪宗朱见深和汪直在《明史》里面被黑的一塌糊涂也就不足为奇了。

明朝政府是怎么看待女真地区的

8. 女真金朝简介

公元 1115 年至 1234 年,女真金朝(意为“黄金”)统治了中国、蒙古和朝鲜北部的部分地区。女真人起源于满洲,但在征服邻近的契丹辽帝国和宋中国的部分地区后,他们从公元 1127 年开始统治亚洲大平原,直到被蒙古人控制。不要与公元 266 年至 316 年统治中国的中国晋朝相混淆。
 
 起源与繁荣
 
 女真人是中国东北部的一个附属部落,其中最重要的部落是完颜。女真人既是游牧的通古斯马尔加人的后裔,也是满洲和朝鲜北部已不存在的渤海(Parhae)王国的残余。他们说通古斯语。他们生活在辽河和松加里河周围的有围墙的小城镇和村庄,他们是猎人和农民。靠近邻国中国的那些团体采用了更先进的技术和文化习俗,而在更中部和北部地区,女真人仍然更接近他们的传统根源。畜牧业专家,女真人专门从事养马,这成为了重要的财富来源。到公元11世纪中叶,他们每年向契丹辽国出口约10,000匹马。
 
 在公元 12 世纪,整个东亚条约和贡品的不稳定平衡即将崩溃。
 
 然而,女真人并不是完全自由的,他们不得不每年向他们更强大的西方邻国辽国致敬,辽国在公元 11 世纪通常以毛皮、猎鹰和珍珠的形式出现。与中国宋朝的关系要好得多,因为中国人每年都会赠送茶、银和丝绸等“礼物”,以避免女真边境的袭击。三国之间的复杂关系经常爆发战争,但贸易也在三方之间进行。女真人能够进口大米、谷物和茶叶等必需品,同时出口马、珍珠和人参。
 
  
 
 征服契丹
 
 公元 12 世纪初,女真人开始挑战辽帝国和高丽王国在朝鲜的地区统治地位。东亚整个不稳定的条约和贡品平衡即将崩溃。公元1103年的起义最终导致了与高丽的战争,当时女真人由完颜领袖英格领导。赢得第一轮,女真人不得不面对反击。公元 1107 年,朝鲜人派出了一支专门的军队(pyolmuban)由尹关将军率领的骑兵和步兵,目的是摆脱这种外来的滋扰。最初的胜利和高丽建立的防御工事并没有阻止公元 1109 年的惨败。女真军队的马术、射箭技能和强大的机动性被证明是远远优越的,这对草原骑兵在未来几个世纪可能在该地区取得的成就发出了不祥的警告。
 
 女真人因此能够与他们的统治者完颜阿古达一起建立自己的国家晋国,甚至在公元 1115 年宣布自己为皇帝。中国宋朝(公元960-1279年)利用晋的领土野心,两国联手击败了自此统治中国北方和蒙古地区的辽国。公元 1120 年至 21 年,现在自称太祖皇帝的阿古达攻打了辽国的都城热河(热河),而辽朝已经因汉化精英和更传统的氏族之间的内部分裂而削弱,四年后最终崩溃.
 
 入侵宋中国
 
 太宗即位阿固打公元 1123 年,他几乎立即着手扩张他的帝国。公元 1125 年,意识到他们以前的盟友宋军在军事上很弱,金在来年袭击了中国北方的部分地区。即使是伟大的将军潼关(公元1054-1126)也无法阻止首都开封的入侵。徽宗皇帝(公元 1100-1126 年在位)与其他数千人一起被俘,金人获得了大片领土,一直延伸到长江。宋人被迫向女真人支付巨额赎金,以避免更多的生命损失。失败迫使宋朝廷迁往长江流域,最终于公元1138年在浙江省杭州(又名临安)建立了新都。这是南宋王朝的开端。此后,金朝与宋中国的关系基本保持友好,两国于公元 1142 年签署了正式的和平条约。虚弱的宋国再次乐于向危险的邻居进贡,而不是进行代价更高的战争,大量运送晋的丝绸和白银。
 
 晋都在上京(今哈尔滨),公元1153年迁至燕京(今北京)。
 
 与此同时,在朝鲜,对宋国的进攻促使高丽王国在公元 1126 年派使臣向金国投降——否则肯定会被金国完全征服。次年,当被打败的宋向高丽请求帮助恢复他们的王室时,高丽的仁宗国王礼貌地拒绝了。金是该地区的新势力,显然不容小觑。
 
  *** 
 
 金都在上京(今哈尔滨),但在公元1153年接管辽国后迁至燕京(今北京)。与许多与中国接壤的国家一样,晋人采用了许多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习俗。中国一直被视为东亚文明大国,其行政和官僚作风有效,足以被晋国等新兴国家效仿。女真人也采用了与汉语相似的书写字符,尽管女真语本身尚未被破译。有些东西它没有照搬,一是儒家对官场的崇敬。金朝的统治者并不反对公开鞭打腐败或无能的高级官员,这种待遇在中国 *** 中是闻所未闻的。
 
 文化
 
 采用中国方式当然不是所有人都接受的。仍有顽固的女真部落希望保留自己的文化,这引起了亲华派和传统派两大阵营之间的冲突。公元1161年,反对汉化的反对者采取了最大胆的行动,刺杀了晋皇帝海陵王。他的继任者世宗皇帝为了安抚强硬派,不得不提倡使用女真语而不是汉语。世宗推广女真语言学校,确保翻译中文文本,公务员考试使用女真语。艺术也促进了女真文化,尤其是狩猎。画、织品、玉雕上都描绘了男子猎鹰猎雁的情景。尽管如此,到公元 12 世纪末,
 
 坍塌
 
 游牧的蒙古部落在成吉思汗(公元1206-1227年在位)的领导下集结,在公元13世纪的前三十年,屡屡攻掠夏晋。攻击发生在公元 1205 年和 1209 年,然后,在公元 1211 年,蒙古人加强了入侵,并以两支军队各 50,000 人的军队进入了晋国。女真人能够部署 300,000 步兵和 150,000 骑兵,但蒙古人的战术证明,数字并不是一切。成吉思汗将野蛮洗劫一座城市然后撤退,以便晋人重新夺回,但随后不得不应对混乱。这种策略甚至在同一个城市重复了好几次。晋国官员袁浩文(公元 1190-1257 年)写了以下诗来描述蒙古入侵的破坏:
 
 散落的白骨
 
 像缠在一起的麻,
 
 桑楸和楸前多久
 
 转向龙沙?
 
 我只知道江北
 
 没有生命:
 
 破碎的房屋,散落的烟囱烟雾
 
 从几户人家。
 
 (在 Ebrey,237)
 
 晋人也没有因为他们自己的内部问题而得到帮助。除了国库空虚的长期腐败和以洪水形式出现的奇怪自然灾害外,公元 1213 年,皇帝费帝被一位晋军将军暗杀,而他的候选人本人仅在两个月后就被暗杀了。金朝的统治者被迫南撤,向大汗进贡,尽管他们可能很高兴,但面临着严峻的选择。这是一个喘息的机会,但更糟糕的是,蒙古人在公元 1215 年再次进攻。晋国,现在不过是一个省,终于在无法承受另一次入侵的情况下结束了,这次是由窝阔台汗派来的,公元 1234 年。然而,这并不是部落的终结,游牧的女真人在公元 14 世纪和 15 世纪继续袭击朝鲜北部。然后,在这一时期被称为满洲人,他们在公元 1636 年完全征服了这个半岛。